?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专题
《脚印——讲述50位基层扶贫人物的故事》
傍晚散步,徐正武喜欢走到村里的最高处俯望整个村庄。
村子里,目及所处都是柑橘林。漫山遍野的橘子红了,在秋日下充满生机。村口,投资多万元新建的柑橘鲜果交易中心人来人往,一片丰收景象。
这里是常德市石门县白云镇北峪湾村,徐正武是北峪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俯望整个村庄。
用心,找到一条致富路,通了人心
年4月,徐正武被派驻到石门县白云镇扶贫。“我是*队转业干部,在部队干了16年,转业后分配到市财*系统工作了15年。”徐正武说,当兵出身,有令必行,这里相当于是他人生的第三个战场。“来的时候心里就一个念头,要沉下心去,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
但困难比想象的还多。采访时,徐正武讲述了扶贫初期发生的一个插曲: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建档立卡户才相武迟迟不肯拆除危旧房,生活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干部上门宣传时,他情绪异常抵触,朝大家吼:“干部要拆我的房子啦!干部还不准我喂鸡了……”第一次无功而返后,徐正武把村支两委召集起来商量,得知老人仅仅是因为观念守旧,不愿拆屋。没办法,只能继续上门做工作,一次二次不行,就三次四次上门,拉家常、说道理,半个月后,才相武终于松口。如今,才相武住在新房里,说起扶贫工作队的耐心和真心,总是第一个竖起大拇指。
徐正武(左一)与村民谈心交流。图片由徐正武提供
北峪湾村地处白云镇东北部,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偏僻,全村主要经济作物就是橘园,可经济效益不佳,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如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和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为摆在面前的两个难题。
好将领,不打无准备的仗!进村的前两个月,徐正武的主要精力是走访,他和工作队员一道,逐家逐户上门。“村里有建档立卡户98户,低保人,农村特困人员49人,残疾人员人。”如今,说起这些数据,他也是张口就来。
厚厚的几本扶贫日志,更是成为接下来做决策的第一手资料。很快,《北峪湾村-年两年帮扶工作规划》出炉,明确了全村发展设施、壮大经济、繁荣文化的科学思路。其中,产业发展的重头戏瞄准柑橘。
“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橘子,总共有亩。”在产业发展中,如何着手做实利益连接是徐正武重点考量的问题。年,通过与湘佳桔友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委托帮扶,按照建档立卡户人均0元的标准,投入资金60多万元,促进柑橘品种提质多亩。同时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技术培训,打造了绿色有机高品质基地,实现定向定点收购,亩平均增收0元左右。之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资料销售和技术推广服务,流转了外出务工农户的橘园多亩,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年盈利8万多元。
村里漫山遍野的柑橘红了。
用情,修通一条橘园路,赢得民心
在村里采访,记者看到一条条由农民自发修建的橘园路,在橘林间蜿蜒。对于徐正武来说,这些路,不仅见证了他用心用情驻村帮扶的历程,更见证了整个村庄由内而外发生的蜕变。
“扶贫,要从民心开始,从内激发群众自身动力后,事才好办。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最让我高兴的是农民自发修建的橘园路。”徐正武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蔡圣秒的家位于村子的最偏僻处,他和妻子种了几亩柑橘,以前全靠肩挑背扛,“卖桔子的时候,要请劳力一坦担挑到公路上,一担多出10多元的成本。”蔡圣秒记得那种苦。路不通成为致富的“拦路虎”。为此,近几年,夫妻俩利用农闲时节,自己动手修通橘园路,前后投入4万多元,修出了一条毛坯路。“就是想柑橘能卖个好价钱。”这一家子对路的渴望和不等不靠的精神,打动了扶贫工作队,他们在紧张的修路计划中,争取了米指标,硬化了通向他家的路。
“再也不用担心成熟的柑橘运不出去,价格也比以前稳定。”采访时,蔡圣秒高兴地说,他家早就脱了贫,年光卖柑橘就创收五六万元。下一步,还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和品种改良,来年可以达到10亩受益。
徐正武走访蔡圣秒夫妇。
受此启发,扶贫工作队决定用以奖代投的方式激励村民,鼓励大家修橘园路。很快,丰香潭、朱家老屋等小组多户村民率先行动起来,*员带头、村民加入,大家抡锄头、租挖机,为橘园路建设出钱出力。一番奋战,全村共修通20多公里橘园路,全村0多亩柑橘实现“树上摘果,树下装车”,多户农户受益,橘园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徐正武(左)与同事测量硬化道路方案中的路基宽度。图片由徐正武提供
工作队撤队怎么办?这是徐正武经常思索的问题。为了帮村里的产业打造长效途径,扶贫工作队筹集资金多万元,修建了0多平方的柑橘鲜果交易中心,“今年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既可以解决柑橘销售和村民就业的难题,又通过招租加强村集体经济,预计年增收20万元以上。”
0多平方的柑橘鲜果交易中心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村里的*员积极带头,为新冠疫情防控募捐资金4.1万元。”徐正武发现,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向外界回馈爱心。年,北峪湾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民心齐了,才是未来村子继续发展的动力。”他说。
猜你还想看...
●脚印┃临澧县月星村第一书记谢飞:把真心和良心放在中间
●脚印┃基础、产业、民风全上新,临澧县殷家村第一书记很实干
●脚印┃种药治穷!常德这个扶贫干部助村民打造亩中药材基地
●从"姚书生"到"姚伯伯",脚跛也能在田野上奔跑......
●用函数处理数据,常德这位"90后"工科女扶贫很较真!
●常德一村办积分超市兑换出好山好水好乡风
●扶贫"硬骨头"怎么啃?看看常德这名干部的做法!
●村支书吕云龙给常德桃源县东安村乡亲的三个承诺
记者:姜美容范灏桓文/图编辑:邓淇月
新闻爆料-、18903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