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各种柑橘闪亮上市。
大街小巷,水果摊上贩卖着各种柑橘,*橙橙的皇帝柑,亮噔噔的不知火,软乎乎的耙耙柑儿,还有泛着*亮光的血橙......
在四川以前的乡下有种土柑子(橘子),用四川话叫苏陶柑儿(读成儿化音),现在我们也叫它农村土柑子。
那是我们很多80后儿时吃过的也是唯一吃过的柑子。
土柑子个小,皮薄,成熟的果实皮肉丰满顶硬,皮色由绿到*再到红。绿皮时还没成熟,吃到嘴里能酸掉一排牙齿;待到皮*味道由酸变甜,清酸可口;待到皮色泛红,是最佳口味时期,味道香甜也带酸味儿,且有一股浓浓的土柑子味道。
而那时的我最喜欢吃绿皮泛*时候的柑子,四成甜六成酸,吃到嘴里满满的酸甜味,刺激而满足。
儿时的我们吃不上其他柑子,只有这种土柑子产量多,价格便宜,一块钱就能买回一大包。每年冬至前后,土柑子大量上市,乡下镇上马路两边望过去全是*灿灿的金*,像皇帝的威风霸占了整个街道。
爷爷每次上街总是会省下一两块钱换回一大背土柑子,常常惹得小伙伴儿们觉得我们童年很富有。
爷爷背回来的土柑子全部倒在地上,按照我们兄妹的个数平均分成相应堆数。那时候一定每堆的柑子个数是一样多,大柑子和小柑子的个数基本相等,才能平均分配。不然会引起一场哭闹的“家庭风波”。那时候我们兄妹几个常常因为“他多我一个”、“我少你一个”而争吵半天,哭泣半天。最后爷爷会想尽办法安抚,最有效的办法是少得的一个人下次多得两个,而这个账必须清晰明了,下次一定要兑现。
就这样,童年的味道掺杂着儿时的打闹,酸甜让人回味。
这种土柑子还是小孩子治疗热咳的良药。
我家的孩子四岁,前不久晚上一直咳嗽不止,上医院看了两次吃了药但是依然不见好转。母亲知道后从老家树上摘来几个土柑子,在土灶里火里反复反转着烧,待到柑子皮发黑冒青烟,取出土柑子放凉,给孩子果肉,虽然果肉发苦,但是孩子吃上一个晚上咳嗽立马见效,因此真是一剂有感情的良药。
现在农人为了提高产量,很多地方都不再种植小时侯的这种土柑子了,或者长久不治虫都悄悄死掉消失了。
现在回到农村乡下,已经很少看到土柑子的影子了,如果有也是硕果累累,因为80后的我们已经长大,好多都远离家乡到城里上班安家了,没有了它时代的酷爱者,只有高冷的悬挂枝头。
但是一遇到80后回到乡下,总会拿着竹竿或者爬上树摘上一大口袋带回到城里。遗憾的是现在的城里的孩子也不喜欢这酸酸的味道,因为他们成长环境比我们80后那时的童年更甜,因此不喜欢这酸酸的果子。
但是这酸酸的味道是陪伴了我们这一代80后整个童年的味道,是酸的也是甜的,味道总是那么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