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二十四孝》
“怀橘遗亲”是《二十四孝》中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陆绩在六岁时从袁术的席间偷偷藏了橘子,是为孝道。
那么在三国时期,普通人家能否吃上橘子呢?陆绩为何单单藏了橘子,难得是因为罕见吗?
其实不然,“藏橘”的原因,在原文中已有所记载,只因“母性之所爱”尔,而橘子本身在三国时期对于士族并非高不可攀。
01土生土长“本地果”
这是因为橘类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果”,古代中国正是橘子的原产地之一,橘子在我国已有了多年的历史,覆盖了整个历史阶层。后才经由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橘子在荷兰、德国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苹果”。据考证,直到公元年,橘、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中国传入葡萄牙,公元年才传入美国。
而在《三国演义》中,继陆绩偷偷藏了袁术橘子后,还有一位异人也藏了曹丞相的橘子,不过方式有点特别:
有使者到吴地,见了孙权,传魏王令旨,再往温州取柑子。时孙权正尊让魏王,便令人于本城选了大柑子四十余担,星夜送往邺郡.......操叱之曰:“汝以何妖术,摄吾佳果?”慈笑曰:“岂有此事!”取柑剖之,内皆有肉,其味甚甜。但操自剖者,皆空壳。
虽然是虚拟的故事,左慈对曹操从吴地取来的橘子做了手脚。但是从描述可以看出,运送橘子,一次就取到了四十余担,说明橘子此时的产量还是十分可观的。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上大夫晏婴出使楚国,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名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用来比喻环境对事物的影响,这里的“橘”和“枳”同属橘科。
随着历史的前进,汉代的黄柑又出现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
无论是三国时期的“温州”,还是战国时期的“淮南”,都说明了橘子喜欢温润阴凉的气候,上林苑中亦是如此。因此橘子即是一种平常的水果,也算的是一种娇贵的水果。其果树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土壤以及海拔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在这些条件中,温度对其影响最大,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也会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别,这大概就是“淮北为枳”的原因所在了。因此,我国早期的橘子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地区。
02即可入药,又可“染色”
柑和橘分别为两种品种,但都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宽皮柑橘类,由汁泡和种子构成。
“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中记载:“橘实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黄,叶辛而甘。”这里对柑和橘做了详细区分,柑的果形正圆,黄赤色,皮紧纹细不易剥,多汁甘香;而橘的果形扁圆,红或黄色,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柑和橘虽有区别,但在日常语言中却常混用,大概因为对于我们的口舌来说,味道相差不大。
柑橘分为原生柑与杂柑,原生柑是传统秋桔,多产于秋季,而杂柑通常为冬桔或春桔。
陈皮
而柑橘用于入药的部分是其果皮,芸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成熟果皮称为“陈皮”,中医上将其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在我国历史上的多部医学经典著作中均有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名医别录》:“下气,止呕咳”。“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此外,以我们如今的角度看,橘子中丰富的维生素A还能够有益于眼睛,辅助治疗夜盲症。但是橘子虽好,却不宜食用过量。
明代的张岱季叔张烨芳就为我们做了一个例子,他对橘子是无比热爱,据载,其“性好啖橘,橘熟,堆砌床案间,无非橘者,自刊不给,辄命数僮环立剥之”,最后吃到手脚都呈现黄色。
这是因为,吃太多的橘子会患有胡萝卜素血症,使皮肤呈深黄色,如同黄疸一般。当然问题也不大,只要暂停一段时间,就能让肤色渐渐恢复如常了。
03意象“大吉大利”
随着文化的传承,橘子在各地风俗习惯的演变中渐渐被赋予了多种意象。比如在广东的海陆丰,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以叩头作揖贺年,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象征吉利。还有一些地方,通常情况下,女人到亲戚朋友家里拜年的时候都要准备一些红橘,用篮子提上作为新春的礼物,而所得的回礼当然也少不了红橘的身影。
在浙江,潮州等地,人们会将柑橘叫做大桔,因为谐音即是“大吉”。因而,到亲戚家贺年都要带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与贺客带来的相互换,以表示互尽好意,各得吉祥。
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小时候在鲁镇过新年时也曾提起,长妈妈的许多规矩中,就有在除夕之夜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阿长与山海经》
由此可以看出,橘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水果,或是药材,它还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虽然橘子在古代并不罕见,但是由于生产力条件的限制,古代的粮食都常常短缺,更不要说水果了。
如今我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遍布全国。再加上科学的培育方式,不仅随时能吃到美味的柑橘,也再不用担心“淮北为枳”的情况发生啦。
所以,如果你真的穿越到了三国,不要以为随随便便就能吃上橘子哦,记得至少穿越到一个士族级的家庭才行!
寒来暑往,看时间单行向前;潮汐潮落,观历史循环往复。我是
寒汐观史一起读历史,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