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长一个吃饭习惯,致娃患病率翻倍尤其老 [复制链接]

1#

吵起来了!吵起来了!又吵起来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孩子添加辅食后,小助手每天下班回家,看见婆婆端着小碗,哄骗孩子吃饭就头大。

本来是想趁孩子小,让他养成自主进食的习惯。

可自己上班没时间,婆婆又不听劝。

每回跟婆婆关于不要喂饭的讨论,最后都会演变成鸡毛蒜皮小事的争吵……

喂饭,真是婆媳矛盾的一大引爆点。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婆婆想喂饭就喂去呗,干啥一直阻挠她。万一真的甩手不给带孩子,岂不是玩完了。

说真的,家长们这么坚持让孩子自主进食,还不是因为:

喂饭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还危害娃的将来!

1.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很多人在喂饭的时候,会帮孩子吹一吹,甚至先尝一口。

别看这个动作小,却有可能导致宝宝感染细菌,比如幽门螺旋杆菌,从而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2.影响宝宝消化功能

有时候孩子不吃饭,可能是真不饿。

如果孩子处在饱腹状态,还硬喂饭。不仅容易过度喂养,还会增加孩子肠胃的负担,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失去探索食物的机会

对于成年人来说,食物本身可能没什么乐趣。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玩食物」可是一种天赐的感官游戏。

像是面条捏起来软软的,还能在手上缠绕;

绿叶菜细细软软,随随便便就能揪成很多片;

橘子弯弯像月牙,一捏还会爆出甜甜的汁;

……

孩子们不仅能够通过抓取食物,了解食物的不同质地。还能在放到嘴里的时候,感受食物的味道。

如果什么食物都被家长硬喂到嘴里,孩子就像没有感情的吃饭机器。

不仅生活中瞬间少了一些奇妙的体验,也容易致食欲不佳,甚至挑食、厌食和贪食。

4.降低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很多孩子在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对食物并没有喜好上的倾向,基本上是根据需求吃饭。

但是,不少长辈会拿“好好吃饭”的标准来要求娃,各种威逼利诱: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样会让孩子把吃饭当成负担,对吃饭反感,别说喜欢上吃饭了,估计看见食物摆上桌,就想逃了。

5.容易养成过分依赖的性格

孩子自己选择食物、自己塞进嘴里、自己掌控吃饭的时间,这不仅仅是给娃自由发挥的空间。

每完成一个动作,也会让娃更有成就感。

在无形中为娃树立了自信心,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家长们什么事都大包大揽,以后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会习惯性的依赖大人,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可是相当不利!

看完这些危害,相信大家都懂了,为啥家长们一遇上长辈喂饭的问题就抓狂!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有这种难题的家长,也别太着急。

车到山前必有路,再难的问题,到科大大这里,也能帮大家找到一些可行的办法。

接下来科大大就要开启,如何跟长辈进行有效沟通的手把手教学。

全实操,让你晚上回家就能用!

在说服老人之前,家长们一定要先了解,长辈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给孩子喂饭?

无非两点:

怕孩子吃不饱、长不胖

怕孩子吃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麻烦

知道了这个,咱们就可以根据这几点“对症下药”了!

1、夸一夸

不管长辈们育儿观念是怎样的,他们每天在家带孩子很辛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咱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肯定长辈们的付出,多认同、夸夸他们。

没有人不喜欢被肯定,被夸赞。

把长辈们哄得开心了,再沟通岂不是事半功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劝一劝

自己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的时候,也多跟家人讲一讲。

或者让队友去跟长辈沟通,时间长了多少也能听进去一些。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长辈觉得孩子不胖就是营养不良,影响长个,不妨在家里贴一个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

用科学方法检测孩子成长,谁心里都不慌。

文末有一篇讲了生长发育曲线图咋看,懒得自己画图的直接某宝一搜,现成的就有。

3、搭把手

孩子在开始学着自己吃饭的时候,会吃的满脸、满身、满地都是食物残渣,收拾起来比较麻烦。

自己有时间了,就承担盯着孩子吃饭的大任,让长辈歇一歇。

平时也可以购置一些好用的围兜、一次性地垫之类的,减少打扫卫生的工作量。

长辈们看你为她着想,主动为她分担,自然也卸下心防,愿意跟你沟通,听你的。

4、比一比

网络上有很多小朋友自己吃饭的视频,就可以拿给长辈看。

“都是一样大的孩子,人家自己都能吃饭,咱们孩子也不差,肯定也行!”

也可以举例邻居、小区、朋友家的孩子,就说:

“咱们宝宝跟人家一样大,人家都能自己吃饭了,咱家孩子咋还不行呢?”

不管是自己还是长辈,都觉得自己家孩子最棒,一看不如别人了,那指定得锻炼起来,开始培养孩子自主进食。

其实,不管是长辈们的喂饭,还是妈妈们培养孩子自主喂饭,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既然大家目标一致,与其在这些观念上争来吵去,不如摒弃对对方的挑剔,放下成见,共同为了娃的成长努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