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乐活记,作者乐活记
乐活记
带你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乐趣。美食
旅行
生活
星标/置顶我们,不错过每次与美相遇的机会
来源:乐活记
ID:lokwooo
身边的朋友打着养生的旗号
每天一瓶果味饮料
宣称它是“喝出来的健康”
当你还在为所谓的健康营养沾沾自喜
殊不知体内的血糖已经按耐不住
你是否听见了痛风、糖尿病的召唤
排着队,拿着“痛”的病号牌?
拒绝忽悠,想要挑到真材实料的果汁
那便看下去吧
所有果汁饮品可以分为三大类:果汁,果汁饮料以及果味饮料。那这些果汁瓶子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果汁的真相
果汁
广告标语中常常宣称“%果汁”,消费者自然而然的理解为:除了果汁,没有添加其他任何成分。
殊不知,根据国家标准,%果汁,是指水果经过加工制成未经发酵的汁液,或者在浓缩果汁中加入和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饮品。
简言之,浓缩果汁兑水也可以是%果汁。
从制作工艺上区分,一种是FC果汁(浓缩还原果汁),另外一种是NFC果汁(非浓缩还原果汁)。
听不懂?别急,图片一目了然。看见没,重点来说就是果汁中是否兑水的区别。
图片来源:吃货食验室
一、FC果汁(浓缩还原汁FROMCONCENTRATE)
将水果榨汁,去掉水分作为浓缩汁保存送往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再注入等量水使其“还原”的过程。多数FC果汁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可达一年。
可是,果汁真的被还原了吗?显然没有!FC(浓缩还原)汁不等于鲜榨果汁。
识别有方法,牢记配料表:看到xx原汁和水这样的字眼,而且水都是排第一位。
图片来源:吃货食验室
FC果汁的制作未免显得多此一举?其实不然,FC果汁能够更好的节约运输和储存成本。另外,它较长时间的保质期也是一大亮点。
但是在浓缩和灭菌过程中会破坏果汁原本的风味,于是便有了NFC果汁的异军突起。
二、NFC果汁(非浓缩还原汁NOTFROMCONCENTRATE)
将新鲜原果清洗后压榨出果汁,经瞬间杀菌后直接灌装后得到的制品,无任何添加剂,全程冷链运输,保质期也很短,大约28天左右。
这就是你想要的鲜榨果汁了,你买对吗?
识别有方法,牢记配料表:配料表中只写了xx水果的原汁
果汁饮料
果汁饮料中果汁可不是主角,而是在浓缩果汁基础上加入水、糖以及添加剂制成的。
不同品牌的果汁含量不同,低至12%,高达50%。
图片来源:吃货食验室
果汁饮料揽获了果汁饮品的半壁江山,统一“鲜橙多”、康师傅“每日C”果汁和可口可乐“酷儿”是这一阵营的代表。
果味饮料
果味饮料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和食用香精为原料调制而成,含有的果汁成分很少,甚至一点果汁都不含。
图片来源:吃货食验室
没错,它只是蹭蹭果汁热度~
橘子果味饮料,只是橘子味道的饮料,和橘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一句话总结:就饮品的浓度来说,果汁果汁饮料果味饮料
下次逛超市时,不妨试着辨别一下吧
图片来源:吃货食验室
饮料中的“糖杀手”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对8万名妇女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喝1杯橙汁,痛风风险增加41%;每天喝2杯橙汁,痛风风险增加2.4倍。
一直被认为“液体水果”的果汁,为何会引发痛风呢?罪魁祸首就是果汁中含有的“果糖”!
什么是果糖?
果糖是一种单糖,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也是目前加工食品及软饮料中最主要的含糖添加剂。
图片来源:图虫网
它与传统的天然糖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升糖指数低,食用果糖后人体血糖的升高程度要远远低于其他传统的天然糖品。这也是果糖被称为“健康糖”的主要原因。
不同饮料含糖多少
超市中的瓶装饮料和鲜榨的果汁里面含糖指数是不一样的,瓶装饮料为了增加口感,一般都会添加额外的糖。喝饮料类的果汁,升血糖的速度更快,不建议饮用哦~
跟随乐姐一起来揭开市场不同热销饮料这些“含糖杀手”的真实面目吧。
一、酸奶
酸奶一直是低热量、有饱腹感、有益于肠道菌群的食物代表,然而酸奶的平均添加糖为7.2g/ml,这和一般的含糖饮料相比可一点也不逊色哦。
含糖量11.0-14.0g/ml,平均12.7g/ml
图片来源:图虫网
二、含乳/乳酸菌饮料
含乳/乳酸菌饮料,普遍含乳类较少糖含量为15.7g/ml。你是否还将乳饮料视作乳制品的替代品?看似补钙助消化,实则雪上又加霜!
含糖量7-15.7g/ml,平均9.9g/ml
三、茶饮料
茶饮料为了迎合大众的口感,目前市面上的茶饮料大多数都添加了糖。以一瓶ml茶饮料计算,一瓶含添加糖约40g。
含糖量4.0-9.7g/ml,平均7.9g/ml
四、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在饮料界含糖量较低,大部分的功能饮料糖含量都在5g/ml以下,即使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一瓶ml的功能饮料喝下去,添加糖的量也到了25g的限值。
含糖量4.0-11g/ml,平均6.4g/ml
图片来源:图虫网
美名其曰“健康糖”,一旦摄入过多,背地里却是“隐匿的杀手”。
过量摄入果糖的隐患
易患痛风
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单磷酸腺苷,促进尿酸产生。
同时,短时间大量摄入果糖,体内机制在进行分解时会加速三磷酸腺苷的耗竭,进而活化嘌呤代谢酶,促使内源性细胞内尿酸生成,埋下了痛风的隐患。
容易引发糖尿病
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因此,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胰岛素的抗性增加,对血糖的敏感度下降,就易引发糖尿病,也会抑制尿酸排出。
易患高血脂
它虽然不升高血糖,但过多却会进入肝脏,直接合成脂肪,一旦堆积,就会影响正常的尿酸排出。
减肥先戒糖,果糖摄入会增加食欲,还在为自己减肥失败找不到原因吗?看到这里默默放下拿饮料的手。
易引起腹泻
消化能力本来就不好,趁早放弃果糖吧!果糖促进胃细菌繁殖,可能导致不耐受的问题,如拉肚子~
果汁已经晋升为饮料界新宠
要想守住营养
还是直接吃水果更实在
果汁饮品尝尝鲜就好
可不要贪杯哦
乐姐:90后,白羊座,大大咧咧却心灵手巧,脑洞奇大,创建了最具生活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