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橘子红了,八方游客来赴甜蜜之约 [复制链接]

1#
盖博士盖百霖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7.html

潮新闻客户端

说起黄岩,蜜橘怎能没有一席之位?从唐代的皇室贡品,到宋代的“天下果实第一”,再到如今的“世界蜜橘之源”,有着多年种植历史的黄岩蜜橘,在世界柑橘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加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看台州活动的媒体人,今天来到位于黄岩澄江街道凤洋村的中国柑橘博览园。秋日的中国柑橘博览园流淌着丰收的气息,位于博览园北边的中国柑橘博物馆就掩映在橘海中,这是我国首座以柑橘和橘文化为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场馆以“一瓣橘”为理念,用橘瓣划分串联。橘缘、橘美、橘属、橘文、橘种、橘丰对应的六个主题展区,以及创橘、品橘两个文化体验区,层层递进讲述博黄岩乃至世界的柑橘文化。

在凤洋村,一直承袭着祭橘神的活动,上半年橘花盛开时,祈求橘神保佑花开满枝;下半年橘子成熟时,感谢橘神赐予的丰收。

橘神雕像所在的这一侧,是柑橘观赏园,内有15万多棵橘树。种的基本是“本地早”,黄岩蜜橘的当家花旦。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眼下橘子熟了,金黄的硕果缀满枝头,像是无数个小灯笼。轻轻一捏,充盈的汁水仿佛就要破皮而出。

柑橘观赏园里,有个透明薄膜覆盖的品种示范园,乍一看没花头,内里却别有一番天地。本地早、朱红、本地广橘、乳橘、槾橘……多个品种、品系令人看花眼。每一种橘树边上的指示牌,贴心地介绍柑橘的“身份”。

俯下身观察可以发现,橘树都种在一个个小土墩上。看似不起眼的小土墩,却是凝聚黄岩先民智慧的蜜橘筑墩栽培系统,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用28个字概括,就是“筑墩淋卤,卤流大海,海潮涌河,营养肥泥,河泥雍橘,咸淡交替,优果延年”。

透过茂密的橘林,能看见一辆辆大巴。橘子成熟后,每天都有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赴一场“甜蜜之约”。

丰盈的汁水,甜弯了游客的嘴角,也甜到果农的心坎上。这段时间,凤洋村人彭德通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他是黄岩凤来柑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中国柑橘博览园承包种植了30亩橘林,供游客采摘。

“这段时间,周末每天都有一二千人到我这摘橘子。”彭德通说,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去1万多斤橘子,营业额有五六万元。

黄岩蜜橘作为黄岩的“千年品牌”,不单单是积淀着黄岩人情感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黄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王牌”产业之一。

今年,黄岩柑橘种植面积约5.4万亩,预计总产量达6.5万吨,销售产值达4亿多元,亩均产量有望比去年增加10%。近年来,更多被赋予了文化味的精品蜜橘单个售价可达到6元多,实现了种植科技化、产业文化化。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风物。多年来,黄岩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做大做强果蔬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好山好水育好品特色农业助共富”之路:

年,黄岩获评“中国蜜橘之乡”;

年,黄岩获评中国茭白之乡;

年,黄岩获评中国优质杨梅之乡、中国紫莳药之乡、中国枇杷之乡;

年,“黄岩红糖”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

在黄岩,一年四季都能品尝舌尖上的鲜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