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半岛晨报」
国庆前,浙江杭州萧山区美哉美城小区的15号楼业主们都看到了一箱摆放在电梯间的橘子。他们并不知道是谁送的橘子,但是他们都拿走了几个。
放橘子的箱子上写着:“老家寄过来的早桔,清甜爽口能消食化痰,有需要的可自取。”底部还附有几个小字“内有食品袋”。
不少人拿着两三个橘子合起照来,分享到业主群里,迎来一大批点赞:“中国好邻居!”“甜,很新鲜。”“我也拿了两个,谢谢!”“善意的举动会感染每个人。”“其实善良很简单,感恩遇见!”
电梯里出现的“暖心橘”是从哪儿来?到底是谁放的?
橘子是老家寄过来的
一共在电梯里放了两次
记者联系到了橘子主人叶女士。
“我也没想到这个事就在小区群里‘轰动了’。这个橘子是我老爸种的,当天摘下来快递寄过来的,很新鲜。朋友和同事都已经分了一圈,还剩下好多,也容易坏,就想趁着新鲜分给邻居们尝尝。”叶女士解释道。
该怎么分?分多少比较合适呢?
“如果一家家去敲门,家里不一定有人不说,未免有些唐突。毕竟大家有作息时间的,打扰到人家不好。”为此,叶女士她才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把橘子放进电梯,还专门放了食品袋方便大家拿取。
接着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橘子的反响很不错。“我当时放下箱子就上班去了,后来打开群一看,都在猜是谁放的,不少人拍下照片说谢谢。”
在知道自己因为送橘子火了之后,叶女士觉得很诧异:“这在我们小区其实就是小事一桩啊,大家都是这么你帮我、我帮你的。”
叶女士是今年2月份搬到美哉美城的新业主,她之前和中介来过小区几次,觉得这里年轻人多,较有活力,加上要好的朋友也住在这,“有家的感觉”,所以很快就定下了在这里居住。10月4日,她又放了第二箱。
被一些小事暖到过
就想着分享下橘子
搬进小区不久,由于好几位朋友要来祝贺乔迁之喜,叶女士为车位发了愁,“他们都是开车来的,但是我家只有一个车位,不够停。”
她试着在业主群里问了一句“谁家有空闲的车位”,没想到好几位邻居响应,直接把车位号码发给了她,“这真的很触动我,太温暖了。”除了互借车位,邻居们在群里互相借药、借物、借葱姜蒜都是经常的事情。
叶女士也想传递这份温暖,就想到把初秋分享给大家尝尝:“我都放在电梯间里让大家自取。”
叶女士说她是个不太说话的人,但是住在这里和邻居们很快就熟络了,“这种氛围很感染我,邻居们就像家人一样的。”
邻居间互帮互助、互赠礼物
在这个小区很常见
事实上,在15号楼,邻里之间诸如此类的暖心事件在这里并不少见。
葛先生是小区15号楼的楼长,也是美哉美城的老业主了。“去年,我们隔壁那户出去旅游了,订了每日鲜奶没人去取,他就直接把报箱的卡给我了,让我每天去拿。”虽说是张牛奶卡,但葛先生说,立马就感受到了信任。不仅如此,不少邻居之间都互相知道家门密码,“有时候下雨了,不能马上回家,就让邻居进去帮忙收收衣服。”
葛先生告诉记者,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氛围浓厚,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十分懂得感恩。
15号楼的朱大姐也是这样一个热心人,连续3年给大家免费送洗洁精。
发放洗洁精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遇到车位急用的情况,在业主群喊一声,立马就有人出来响应。“我们有亲戚朋友来,车子没地方停的时候,大家都无私地借车位给我,解了燃眉之急,不然兜兜转转要半天。那我家自己在用的洗洁精,觉得很不错,就想分享给大家。”在她看来,楼上楼下,同在一个屋檐下本来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
葛先生说,这里的业主很多都是30几岁的年轻人,也是新萧山人,时不时会收到大家从老家带回来的特产。“我们这一代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在外面本就怕孤单,幸运的是结识了这样一帮邻居,大家都很聊得来。”
五湖四海凑成了一家人,没有陌生人。在疫情爆发的时候,葛先生的这份感觉尤为深刻。“有些邻居受疫情影响要居家隔离,家里缺少新鲜蔬菜,整个小区在一起凑了几万块钱,用于统一采购,送货上门。”邻里之间不分彼此,不会计较,亲如一家的一群人凑在一起,仿佛是最高级最舒心的搭配。
一起分享一起玩
五花八门的业主群人气都高
美哉美城小区共有15幢户,业主以年轻人居多。
大家自发建立了五花八门的社群,有上门理发群、拼单群、爸妈群、篮球交流群、钓鱼群……在群里互帮互助、分享生活趣事、交流育儿经验、组织各种活动,都是“一人呼、众人应”,亲亲热热的。
陈女士请了一位散打名师免费给小区的居民们教散打。现在这个“散打免费教学群”已经有百来人,学员从6岁孩童到成年人都有,陈女士每次都会在旁拍摄视频,之后发到群里给大家巩固练习,以防大家忘记动作。
“一方面想让大家平日里多活动活动、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我还想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多学习一下散打,让中国功夫能够传承下去。”
陈女士总是说着一句话:“不为什么,就是想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住在12幢的朱女士喜欢跑步,也经常带着儿子一起跑,她发现自己之前组建的爸妈群里想带着孩子多运动的父母不在少数,就萌生了组建跑娃团的念头。
跑娃团里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孩子。一开始只沿着小区跑道跑1公里,后面加到2公里,之后又坚持每天3公里。
“大多数的小孩1公里之后都很累了,但是大家互相鼓励就能坚持到3公里。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使他们更有毅力。”
跑步结束,朱女士还准备了像跳大绳之类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更开心。
“从交房到现在,我入住了三年,开始确实都不是很熟悉,但随着不同的人组建了各种群,大家变得熟悉起来。有些人说大城市的邻里关系冷漠,那是因为没有连接点,大家都不认识,就没有必要热情。在业委会的一次次赞助和支持下,小区的活动也丰富多彩。你说这样的邻里能不和谐吗?我是觉得很快乐的。”朱女士说,“邻可如亲,只要真心换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