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东坡眼中的橘子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作者|每天读诗词心

字数:字,聆听阅读时间:12分钟

-有音频,更精彩-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主播

遗世微尘

在古代人们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普通老百姓经常饥不择食、食不果腹,在他们眼里能够吃饱显然已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了。然而作为一代诗人苏轼,他的处境显然与那些老百姓有着很大不同之处,但是对于他来说能够吃到橘子这种稀有水果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公元年的十二月,苏轼有幸品尝到了香橘不禁有感而发,便随之创作了这首诗篇,那时候的橘子到底有多好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好好地欣赏一下诗人笔下的这首有趣的诗篇吧。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

香雾噬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在诗人笔下以“浣溪沙”为题材的诗篇很多,也有很多名篇,这首诗篇便是其中之一。我们都知道在一夜霜冻过后,菊花便会开始凋落,荷叶也会因此枯萎,而经历了风霜之后,却正橘子变*成熟的时候,在绿叶相衬之下,橘子变得闪闪发亮,此时就连诗人居住的竹篱茅舍都掩映在青*相间的橘子丛中,景色欢快优美,给秋天增加了无限生机。

当我们破开橘皮,就能感到那芳香的油腺宛如迷雾一样喷射在我们面前,汁水更是在我们齿舌之间像泉水一般喷涌而出。就连吴地女子用来剥皮的双手时隔三日依然留有余香。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巧妙地兼顾于比兴的修辞手法,讲求气象,这样的描写显然更加值得读者追捧。在苏轼的诗篇当中,我们既能看到诗中寄托有讽刺深远的名句,当然还有诗人精心刻画的描绘,更有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美味。

就像给大家带来的这首咏橘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人这种细微描写,虽然并没有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但是却让读者们读后回味无穷,橘香扑面而来。

诗人借用咏橘为题材抒发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古代这样的事情还是非常常见,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一位以荷花自拟清高的隐居诗人,因此在诗歌当中我们遇到这样题材诗篇,也都是见怪不怪了。

在这首诗的上片当中,诗人主要借用橘花和荷花经受不起风霜侵袭,从而抒发出橘树耐寒品性,更加突出橘树在这种恶劣天气之下依然可以茁壮成长的良好品行。然而到了这首诗的下片,诗人主要描写了品尝新橘的情形,以及抒发出橘子所特有的芳香。香雾噬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这句中的“惊”字和“怯”字运用恰到好处,为我们很好地展现出来品尝者品尝之后的神情,在这首诗的结尾之处诗人更是夸张到手中香气三天留香来突出橘子的香气,不禁让我们更加记忆犹新。

这首诗篇并没有多少个字符,诗人更是没有运用大篇幅对句子进行描写,甚至都没有运用过多的文采,然而却让我们对这个冬季才会吃到的橘子感到十分地向往。在这寒冷冬季更加能够体现出橘树那种不畏严寒、清幽高洁的品性,为此我们也是不得不对诗人这样*斧神工的描写投去赞美之情。

来自

每天读诗词

主播

遗世微尘

投稿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