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这次大白熊想要是一本写满故事的书——《乡土中国》。
开篇,它就从社会学的角度解答了我一直疑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种地?
01写在前面
大白熊在首次接触到《乡土中国》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拒绝的,只看书名会觉得多半是一本观念老旧的教科书吧?
恐怕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相隔甚远,而且该书首次出版于年,如果没有樊登读书APP的背书,恐怕永远都不会去看这本书。
但是听过一遍讲解之后,可能是非社会学专业原因,数次震惊于该书所提出的理论与洞察,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宏大角度解释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与现象,如今回头来看依然是有超强的价值。
02书作者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11.2-.4.24),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俄国、英国,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治学院博士学位。
博士在读期间著有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书中有一个经典理论,深刻的诠释了当今中国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03为什么中国是乡土的?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第一章里最开始的经典名句,也为本书定下了基调。
大白熊对此深有体会,下面分享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
本来大白熊的家里就是一个小花园,粗略估计父母种了30盆以上的各式各样的花。
但,我想说的是,我有一个朋友是美国ComputerScience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休斯顿做软件工程师,听起是不是很的高大上?
然而,去看他的朋友圈,就会发现好多他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农作物!!!
比如:茄子,橘子,西红柿,完全没有办法与一个在美帝的软件工程师联系到一起。
国内人眼中的美国软件工程师,大概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然而实际上却是这样的:
而且国内不管几线城市,即使是北上广深,依然可以在市区的小区里看到大爷大妈种的蔬菜水果,如果种的是花,我猜那多半是内心向往美好生活的小姐姐。
不得不让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敬畏,难道种植文化就如此强势,甚至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基因里了么?
《乡土中国》中费老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SergeiMikhailovichShirokogorov,俄国著名人类学家)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虽然美国也有人很多人耕种,但大多都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不会像中国形成村落(具体书中有详细讲解)。而中国的村和村之间是有隔膜的,相对的孤立,因此流动率也变小,社会圈子也小,从而产生了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即使是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朝阳区人民群众中的大爷大妈,可以说是对附近小区里的每一家住户都如数家珍,不然也不会那么成功的给我们的人民警察提供了无数的办案线索。
“BJCYQZ”(北京朝阳群众)被网友提名为与,中情局CIA、克格勃КГБ、摩萨德Mossad、*情六处MI6,并列的“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
这里又提出了一个概念,来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理论:“有机的团体”和“机械的团结”。
有机的团体Gemeinschaft: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即中国人所熟悉的礼俗社会。机械的团结Gesellschaft:一种为了要完成某一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就是随着时代发展,中国逐渐转向的法理社会。
中国正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并且城市化越深入,法理社会的意识形态就越明显,所以就会发现一线二线城市相对于三线四线城市的社会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所有人都是熟人,那么信任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而城镇化加速,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陌生,由此才需要合同、签字、盖章、背书。
而同时正是由于信任的缺失,才导致“钱”、“金银”、“一般等价物”的诞生,不然可能区块链根本就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
这种骨子里带来的来自熟悉的信任至今都没办法让欧美国家完全理解,用本书中的话来说就是:“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贵族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04关于文字下乡
“文字下乡”是什么?
文字下乡主要是只在上世纪60、70年代,一部分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当知青,教农民读书识字,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事情。
但是当年的乡下真的需要文字么?
通常沟通途径的有效性是:
当面沟通视频沟通电话沟通文字沟通
可见文字沟通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形式,具体要看使用的场景。
结合沟通漏斗的方法论可以看出,与人沟通时信息会逐步模糊,但如果足够熟悉的人,可以减少信息的丢失,有时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双方的意思。
所以本质上乡下是不需要文字的,人们拥有效率更高的沟通方式,但这些沟通方式的高效率却仅限于熟人社会,而陌生人社会则更需要文字。
如今看来,文字下乡在当年虽然效果并不明显,但长远看来,却有很大的意义。由于中国社会逐渐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文字的重要性也就逐渐的凸显了出来。
由此提出了,文字下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处在乡土社会的人增加知识,而不是提高智力。
也因此,即使开设了那么多乡村学校,并没有真的让乡下人“聪明”起来。本来智力就很难通过后天培养,但是知识却可以一直累积。
但通常人们会把文盲与智力低,作为同义词理解。
05不识字是否等于智力低?
在过去人们会认为乡下人是“愚”的,这里更多的是指智力上的愚笨,但乡下人真的智商不高么?
愚:本义,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指常年野居,很少和世人接触的人,他们不但消息闭塞,还养成了孤独的性格,同这样的人很难对话沟通交朋友。
而当今“愚”已经更多的变成笨蛋的同义词。仔细想想,愚公移山,愚公真的智商不高么?智叟就真的聪明么?但愚公却真的性格孤僻,不谙世事。
城里人会嘲笑乡下人没见过市面、土气,但这里实际上指的是知识上的匮乏,而不是指智力的高低。举个栗子,城里人去了乡下,面对这一大片一大片农作物,有几个能叫得出名字呢?如果叫错了,乡下人并不会嘲笑,而多半是直接告知。
最终其实是认知的问题,与智力无关,智力指的是学习能力,而根本没有学习的机会,何谈学习能力差呢?也就无法论证智力的高低。
这里可以参考“达克效应”D-Keffect:
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来自CornellUniversity的JustinKruger和DavidDunning,因为他们的一篇报告《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报告所写的内容被称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effect)。文中说到:“无知要比有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这话应该是达尔文说的)。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和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由此可见,那些嘲笑乡下人土气的人,其实是因为缺少“关于乡下人不清楚城市知识”的思考而产生的思维局限,反而是智力不高的表现。
长辈们经常会教育晚辈要有修养,不要嘲笑别人,而长辈们的智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防止人们在嘲笑别人时反而暴露出自己的愚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