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见习记者郭薇灿长沙报道
黄皮肤和黑皮肤的碰撞,激发出“非”常生活的火花!
有人说,中非关系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就是中非民间交流的故事。果实里蕴藏着希望、丰收、甜蜜、幸福……
对非投资论坛发生在丰收的季节,带着彼此的祝福,红网时刻记者带您一起去品尝这些果实。
来自乌干达的弗朗西斯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画家,来到长沙后,他想把湖南元素运用到自己的画里。
游客在非洲文化园里的壁画前合影留恋。
戴安娜与她的中国茶。
非洲朋友的第二故乡
热情奔放的非洲舞蹈、栩栩如生的非洲动物、古老神秘的非洲壁画……刚进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沙坪小镇的河村乌干达非洲文化园,一股浓厚的非洲风情文化扑面而来。
“你扭得几好得咧!”非洲雕塑园里,非洲姑娘戴安娜正在教数名游客跳舞,时常从她口里蹦出几句长沙话,引得周围人一阵欢笑。
戴安娜今年27岁,来自非洲东部的乌干达共和国。7个月之前,她和其他几名小伙伴一起来到长沙,在河村文化园从事表演工作。“这是个么子地方??⊥娌煌娴孟氯ヅ叮俊贝靼材鹊髌さ厮仕始纾?峦律嗤贰
一开始当然是当头棒喝,湖南人爱吃辣,戴安娜刚来几乎是被辣得开不了口,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她开始觉得“辣椒就是久别重逢的情人”。“长沙的剁椒鱼头,太赞了!”戴安娜说,“步行街、橘子洲头,臭豆腐,我爱这里的一切!”
闲暇之余,戴安娜总是要和园区的湖南工作人员搭讪,“我是想学中文,汉语可以让我交到更多朋友。”如今,她已能和地道的老长沙简单交流。聊起湖南的趣事,戴安娜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天,在家乡没有穿毛衣秋衣概念的他们,只知道把一件一件外套往身上套,把自己裹成一个“大粽子”。
河村非洲文化园的创始人王森波,自年进入非洲工作开拓,累计在非洲工作创业已12年,其足迹遍布大部分的非洲国家,并且实地在赞比亚、南非、肯尼亚、乌干达等国落地多个双边项目。
“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越来越多像我这样在非洲打拼的湖南人,开始书写自己故事。身为湖南人一定要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方针,在湖南建立了解非洲的窗口,为非洲朋友打造在中国的第二故乡!”王森波说。
年4月,乌干达共和国总统府所在地——恩德培市与长沙缔结友好城市,双方明确将在农业、矿业、能源电力、园区、旅游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经贸合作。河村乌干达文化园项目只是乌干达与湖南合作中的一部分,目前乌干达正在积极协调开通北京、长沙与恩德培市之间的直航。
回国前,马达加斯加羽毛球国家队在益阳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合影。
集训期间,中方教练指导马达加斯加羽毛球运动员练习。
湘非体育“羽”球有约
这几天,曹允的QQ群总是在跳,那是他非洲的学生从地球另一端发来的,“马达加斯加羽毛球国家队才从我们这里做完培训,他们在问我们全运会的成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