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在中国的国民度着实是高,无论是比拳头都要大的丑桔还是一口一个都嫌小的砂糖橘,从东三省到滇广闽到处都有它们的忠实粉丝。就连小学课本里都少不了它们的踪迹:冰心的《小桔灯》和朱自清的《背影》中,它们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
然而,江湖中关于橘子的各种“风言风语”真是不少。这里搜集了几条人气最高的,请专家来给出正确的解读。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位于果实底部(与果柄相对位置)的“脐”,其实是脱落的花器官在果实上留下的疤痕。橘子底部的“肚脐”就是花柱脱落的痕迹,多数是点状的。
这些疤痕主要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维管束的残迹,因为下方的果皮组织发育速度通常比果实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发育),所以形成一个略微凹陷的“脐”。
脐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实中是连续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公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脐部这一小块果皮的发育与果实的味道相关。
实际上,柑、橘、橙、柚都属于柑橘类水果。它们味道的酸与甜,和土质、肥料、日照、树龄等有直接关系,产地、品种、形状的不同,橘子的味道也不同。
橘子的营养
橘子是柑橘类水果中的一员,味道酸甜,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20—30mg/g。
在缺少新鲜果蔬的冬季,橘子是很好的维生素C来源,基本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满足孩子每天一半的维生素C需求。
而且,柑橘中还含有丰富的钾、类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们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在冬天,橘子绝对是为数不多的水果中比较好的一种。
橘子吃多会上火?
对于橘子来说,引起“上火”是因为橘子中的糖分含量高。吃完橘子后之所以会出现口腔组织红、肿、溃、痛,是因为橘子中的高糖分造成口腔和食道细胞脱水,也可能是其中的果酸让牙龈感觉不适。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别贪嘴,每天吃个一两个就可以了,并且在吃完橘子以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就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症状。
吃不吃白丝,全看个人喜好
橘子外面白色的网状筋络被称之“橘络”,橘络实际上是橘子果实中的维管束。它们可以被看作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管道”。橘子果实正是有了这一个网状的物质运输管道,才能累积水分、有机酸和糖,造就了橘子酸甜的口感。
科学家进行了分析发现,它的成分主要是水分和膳食纤维,也有一些植物多酚类物质,但是量太少。吃不吃白丝,全看个人喜好。
如何挑选橘子
1
看外观
挑橘子的时候,看到表皮粗糙且有大颗粒的尽量不要选,外形中等大的橘子比较好。而个头较小的橘子可能生长情况不佳,口感差。
2
看颜色
看橘子颜色也很重要。生长较好的橘子,一般是橙红色或者橙黄色。外皮苍黄色的橘子可能不怎么甜。
3
看芥蒂
橘子的芥蒂部分同样值得注意。一般芥蒂小的橘子味道比较好,芥蒂较大的橘子味道欠佳。另外,芥蒂凹进去的相对甜一些。
4
看脐
挑选橘子时,看到橘子底部的脐形状较大且明显,则味道相对较甜。如果橘子脐是一个小圆,可能涩味较重。
5
按压
按压也是挑选橘子的好办法。如果按压时,感觉表皮较薄,与果肉之间没有明显缝隙,反弹较好,那这种橘子一般又甜又新鲜。如果按压时感觉表皮很硬,或者能明显感觉到表皮和果肉之间有缝隙,那橘子可能不太新鲜或味道酸涩。
原标题:《关于橘子的那些“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