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秀山原创文章第17篇
作者
超人阿三
这是在路上拍到的一张照片,夕阳下,一位老人挑着橘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身形消瘦,满头白发,沉甸甸的橘子压在肩上,依旧没有压弯他坚实的臂膀。我想,他的身体其实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负担,甚至变得麻木。他们总是默不作声地行走在路上,像埋头吃草的牛一样。这样的身影,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其实这位老人,就是当下石堤镇农民的一个缩影。他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民,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他们,随便打一声招呼,你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朴素和热情。对于橘子来说,它丰收的季节不在秋天,而在冬天。如果不是因为嘴馋,可能我根本不会走到这里来。才把车开进烂泥湾,就发现这里家家户户堂屋都是堆放的一框框的橘子。有的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等待发货的大型仓库一角。还有老人在给橘子上袋子,这样不仅可以保留橘子新鲜的口感,还能防止橘子存放时间过长导致腐烂。我们这次来,不光是为了感受现场采摘橘子的乐趣,同时也想采访一下这里的村民,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我们出城之前就电话联系了一位果农,他叫白贤明,是父亲多年的朋友。他家住在高桥村*家堡烂泥湾,他家的房子坐南朝北,房子前面是一片果园,再往前就是一条大河,这里人管它叫酉水河。河的对岸山上,就是漫山遍野的果树,白贤明家种植的橘子林就在这片山上。远远望去,绿水青山之间,橙色的橘子依稀可辨。其实早在几十年前,高桥村的林果业发展就已经初具规模了,果树种植面积达多亩,多以椪柑为主。林果业收入是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早,白贤明就到对面的山上下果去了。他接到我们电话后,让他在家的儿子带我们划船过河。他的儿子话不多,用手娴熟地划着桨,他留着时下最新潮流的发型,眼睛看着前方。船在水面摇晃,划开一圈圈的涟漪,河水清澈得仿佛能看见河床。第一次感到如此摇晃的孩子她爸,时不时传来惊恐的叫声,引得众人一阵鄙视。上了岸,才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橘子的味道。白贤明此时正在树下忙碌,去年父亲带我到他家里来过,他比我父亲年纪大,所以我管他叫大伯,父亲年轻的时候在石堤镇读过书,他们那时候就认识了。我见过他们的一张合影,那时候的他们,每个人都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文艺气息,如同那个时代特有的气质,只要吉他弹奏出熟悉的旋律,人人嘴里都能哼唱出一首流行的民谣。
(左一抱吉他的就是白贤明)
白贤明看到我们到了,急忙停下手中的活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像迎接远方的客人一样热情。他给我们找了个竹背篓,让我们自己去采摘。他们在一旁采摘,我就和他聊天,也算完成一次采访。其实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一场交谈。他说,今天是他下果的第十三天,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有十几二十天的下果时间。我问他这山上的橘子还要多久才能下完,他说,至少还要五天时间。有时候人多,搞起来就快,一个人搞,就要稍微慢一点。我问他,种橘子辛不辛苦?他说平时不苦,只要一年施三次肥,打两次病虫害就好了。等到成熟了,就下果。下果稍微累点,要一筐一筐的下,一车一车的拉。他给我指了指停在路边的三轮车,说那是他家的第三台三轮车了。虽然和家仅有一河之隔,划船只要几分钟,但是走山路回去,却要花一个多小时。其实早在70年代的时候,高桥果园就开始建立了,当时是集体所有。80年下户后,这一片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当上了果农,每年都要收几万斤水果,多的时候有十万斤。一户普通家庭,一年靠卖橘子可以增加几万元的收入。种植橘子,最怕的就是遇到天干,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质量。好在今年雨水充沛,天气也不错,所以今年的橘子产量高,而且也特别甜。虽然家就在河对面,但为了尽快完成收割,他午餐就是在山上解决。他吃得很简单,就是在地上摆一个简易灶台,点块石蜡,架上一口小圆锅,等锅里面的肉热烫了,就巴拉几口,然后喝上两口小酒着数。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我们是刚吃过早饭来的,白贤明邀请我们一起吃,我们说才吃不用管。于是他就吆喝山上的同伴下来,几人围坐在小圆锅边享用午餐。见我意犹未尽,他便端着一个纸盒子,走过来和我交谈。他很健谈,和他比起来,我反而显得有些拘谨了。他说,他家兄弟三人都是果农,以前集体下户后就开始搞起,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十年了。他的手臂两边都有文身,走近了看,原来是两条龙。白贤明说,那是他年轻的时候为了赶潮流弄的。现在文身已经不大看得清了。或许是因为聊到了以前的经历,他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好像过去的青春又在他脑海中重现。片刻之后,白贤明指着河对岸说:“你看,从这里望过去,那边就是里仁。”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两处房屋聚集的地方,近处的就是他家,远处的一抹灰白,应该就是他说的里仁了。“等明年路硬化了就好了。”白贤明说。我还听父亲说过,白贤明不仅是个果农,还在石堤镇卖小吃是出了名的。于是我问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三轮车卖小吃的。他说,大概是年的时候,到今年刚好有二十年了。他告诉我,25岁那年,他去过湖南吉首做过卤菜生意,但是后来生意亏本了。结婚后,他就开始和妻子一起在石堤镇做小吃生意。做小吃生意不需要太大的成本,最大的投入就是一辆三轮车,他们卖酸辣粉、麻辣烫,还有其他小吃,流动小吃麻辣烫好吃又便宜,深受镇上的百姓欢迎。他说,其实人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他说,我这辈子算不上有什么成绩,但是坚持卖小吃二十年,就是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现在在石堤镇,只要是说起要吃酸辣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没有打过工,一辈子都是自己闯。因为日复一日的坚持,他终于在石堤镇闯出了点名堂。现在的他,已是天命之年,没有其他愿望,只希望孙儿健康成长。但是等待下果结束之后,大街小巷,又会看见他卖小吃的身影。果农,只是他一年当中一个短暂的身份,流动小吃,才是他的主业。当你把坚持当成一种习惯过后,你所坚持的东西定会照亮你前进的方向。临走的时候,我们坐船过了河,白贤明还在山上继续下果。最后,我向烂泥湾的老人请教,为什么要叫这里做烂泥湾,老人笑着回答道:因为以前这里就是个烂泥巴凼凼。多年之后,谁能想到现在的烂泥湾已经不再是一片烂泥了,到处都是硬化的水泥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也将越来越好。当然,也可以更好,只要像白贤明那样愿意坚持,求真务实,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日子过得比橘子还甜。希望白贤明的故事,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想亲自体验采摘橘子的乐趣,推荐路线:秀山——石堤——高桥。联系。如果你每月都在扶贫网上购买扶贫产品,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既可以买到农产品,又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秀山本地农民。
人在秀山
-记录你身边的人-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