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豆茶又称烘豆茶,是一道以熏豆为主料,加上其它辅料一齐冲泡而成的茶点,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干、桔皮、桂花、芝麻和绿茶叶之类。作为南太湖地区的传统土特产品,农家待客素有自制与饮用此茶的习俗,历史源远流长,成为太湖传统风味之一。
熏豆茶的由来
太湖地区饮用熏豆茶由来已久。相传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当地百姓对伍子胥将军屯兵苦楝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了不让将军在练兵时口干舌燥,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
熏豆烘制方法
熏豆的烘制是在每年农历"秋分"过后。首先要选上好的嫩毛豆,必须是秋季的晚毛豆,以香粳豆为佳,或当水稻即将成熟时,用一种名为“落霜青”的稻熟毛豆,它鲜嫩饱满,粒大色青,以不太嫩也不太老的为上品;如果是"寒露"前后,毛豆饱满而未老之际,选青毛豆。
首先剥豆粒,取用嫩绿的优良品质毛豆。
然后用清水浸泡毛豆,再用手揉搓,让毛豆褪去豆衣以及边膜。
再将豆粒放在锅里用开水煮熟,在水煮沸青毛豆半熟时,加适量盐和味精调味。
最后滤干,将豆子捞出摊在铁丝网上,用炭火焙烘,民间称之为“熏”。
“熏”有两种作用,一是可以杀菌,并使食品中水分大部分挥发,提高防腐能力;二是能产生一种特别的清香。
当反复翻动至青豆干燥发出“索索”之声后,青豆水分蒸发微硬,青豆表皮起皱,有香气逸出,这样烘成的熏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熏豆茶的泡制
杯中或碗里放入一把熏豆,加上少许茶叶、少许橘子皮、丁香萝卜丁等佐料,佐料的搭配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适量增减,但不能是腥膻油腻之物,防止造成茶汤浑浊。
用沸水冲下去,静候几分钟,最后撒上一把炒得喷香的白芝麻,顿时香气萦绕,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喝上一口,满嘴清香,淡淡的咸味,桂花橘皮和熏豆的香气,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熏豆茶的延续
熏豆烘好后,湖州人会装入纱布袋藏于石灰瓮中,以最原始的方法保存着。平日里,鲜有人拿出来吃。临近过年,人们陆陆续续切胡萝卜丝、晒胡萝卜丝、炒芝麻、炒卜子,准备熏豆茶的配料,作为正月里招待亲友以及婚礼宴席的首选饮品。
在太湖地区,“毛脚女婿”初次登门,许多农家会用甜味的锅粢茶、咸味的熏豆茶以及清淡的绿茶作为招待,只有顺利喝下这三杯茶才算是过了丈母娘家的第一关。
一盏熏豆茶,色香味俱佳
待闲暇之时来南太湖
在清香扑鼻的熏豆茶中
品味江南水乡的悠闲与美好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