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锄头,留下些许的精彩。
中国翻译界,唯有两人堪称才子。如果说香榭丽舍大街是徐志摩的得意之作,那么枫丹白露则是朱自清的神来之笔。徐志摩年长朱自清一岁,同在北大入职但为人迥异,徐志摩洒脱浪漫风流倜傥,朱自清则是宁静安分中规中矩。相对来说,喜欢朱自清更多一些。
承蒙厚爱,有幸参加了领头雁计划精英工作坊的学习交流。在清华园的春游环节分到了体能组,对朱自清像与校园内运动场馆打卡留念。问路与寻找是难免的,匆匆忙忙之间,图片自己感觉不甚满意,拍过了但肯定称不上优秀。意犹未尽,次日清晨又去拜谒,整理了祭花,拂了雕塑上的灰尘,从不同的角度拍照片,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直到自己满意了为止。合影留念也是必须的,央求了附近正在清理湖面的人员。还推脱着不擅拍照,我选择好站位,将手机的镜头设置好,手把手的教,赶紧窜到了朱自清旁边,挥一挥锄头就是暗号,老哥儿意会,留下了精彩的瞬间。我又看了看,挺好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将鲜花又重新摆放回原位,随后又参观了自清亭,拜读了自清亭碑记,方才心满意足。
高中第一节语文课,薛运强老师将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足足讲述了一个星期,这让刚刚上高中的我特别不习惯,后来才慢慢适应并喜欢上了语文的节奏。薛老师讲述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与《背影》,听课几近如痴如醉,沉浸唯美的享受,品味甜美的宁静。《背影》中,父亲购买橘子翻越栏杆的情形,经过薛老师的讲解,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印象尤为深刻。身在农村,对农民的艰辛感同身受,父母劳作奔忙的身影,亦是看在眼里并铭刻在心。展示农村的乡土人情,分享农品的原汁原味,回味农民的酸甜苦乐,成为了读过书的农二代人的责任,三农的故事需要讲给更多的人听。父亲有背影,农民也需要剪影。一位农夫忙碌于田垄之间,身体前倾,脚一前一后,挥动锄头在田间劳作,衣襟随着劳动的节奏不停的摆动。农夫标识,构架合理、动静相衬,称得上优秀农民的艺术形象。
香榭丽舍与枫丹白露,堪称中国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从谐音还是意境都达到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雅达最高水准。一个名字、一个品牌,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农业品牌名称,力争体现三农特色,既不俗气也要接地气,好看好记好IP。一夫田、呀呀呜、糖长官、下山见、露台菜园、土乡凤、望远山、官圩浅水湾、瓮水之源、军山湖云水间,一个个品牌为人熟知,一次次路演进而深入人心。一枚枚的归兰绿壳小鸡蛋是早餐,一颗颗的青梅脆甜中带着些许酸。哦,哪儿来的小子,身着农服、头戴斗笠、挥动锄头,将行为艺术发挥极致,老锄头抓住昙花一瞬间也要努力的展现。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或许受老酒熏陶,绍兴人杰地灵,鲁迅、西施、陆游、竺可桢、蔡元培从这里走来。绍兴江南水乡、风景如画,会稽山、鉴湖、兰亭、沈园洋溢着越城韵味,沈园见证了陆游的爱情别离。药都学者萧果忱整理了大量资料,著有《陆放翁晚年的生活与思想》一书。陆游是爱国诗人、老寿星、美食家、素食主义者,爱吃山药,将山药称为神仙之食,有着“要长寿、学陆游、多吃山药粥”的说法。山药是个好东西,具有健胃补脾、养肾生津、美容养颜等功效。《西厢记》中博陵人崔莺莺,酷爱山药,崔莺莺被称为小白嘴白山药的形象代言人。中国历史悠久,挖掘传统文明,突出农耕特色,经典增厚品牌价值,文化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不觉间要踏上归途,成绩多多,收获满满,任务也是沉甸甸,成长路上总是要不断向前,田园牧歌追梦人张启祥有诗为证。乡村振兴又一春,癸卯求学入燕郡;水木清华兮有幸,九州农人一家亲。成败得失言无尽,相见恨晚怀慕歆;问学躬行速归传,头雁风范天下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锄头,竞秀新农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