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人们喜爱的季节,迎高爽、享收获。亦是诗人创作的源泉,有意境,抒感伤,寄思念,颂时光。
秋的诗词从不缺,因它太美,太深情。秋游山峦,信口诵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登高望远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叹岁月流逝“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初遇秋天,是夏去秋来的高爽。经过漫长酷热的暑天后,渐渐的,“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白日慢慢变短,夜晚徐徐秋风吹拂。
古人对秋凉的盼望藏在诗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王维隐居终南山,初秋夜,沉浸雨后山林的清爽。
孟浩然的《初秋》“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立秋后的夜晚变得长了,夏日光滑的凉席有些秋凉,荷塘花叶谢幕,泛舟荡漾,犹如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秋天的到来,感叹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又遇秋天,有人的乐观豁达。诗人大多悲秋,诗词多是思念、忧愁、孤独。可我不喜欢这样的秋天。
我喜欢刘禹锡的“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轻微的寒意,正好是令人舒适的天气,又怎么尽是悲哀了?
有生活情趣的人,不论什么季节,自是能找到快乐的方式,一人、一杆、一丝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生活难免苟且,但心境要开阔,即便遭遇不如意,内心也应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积极乐观面对风雨,学学伟人的心胸气度“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秋是成熟,岁华摇落的枯叶,正是对新绿的孕育,又怎能不让人快乐呢?
再遇秋天,是粮满仓、果满筐收获的季节,喜称金秋。诗人爱秋天,可赏菊花、吃螃蟹,“满园花菊郁金黄”“铁甲长戈死未忘”是文人的惬意。
农人对春天的深情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人们夏日的惬意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对于秋季农人们是喜悦的,是果实累累丰收的寄托。
农人不懂诗人诗句的惆怅,因为农人秋天会很忙“暖日烘晴麦正秋,麦田高下五分收。”丰收年景,谷物盈多,高大粮仓一座座。
不惧来临的寒冬,明年亦有余粮。秋天意味着收获,亦是孕育希望,应珍惜。
岁月不居,时节不流。秋天如我们人生壮年,成熟炼达,正是做事的黄金时节,应珍惜时光,大有一番作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苏轼给予友人的勉励,也正是鼓励我们后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