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长沙,我的颜值是这样的。”——橘子洲头。图/红网摄影部
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影响力越发深广。“变局+机遇”,中国城市的竞争与分化正在形成,城市体系面临重塑。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和首位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找准位置、走在前列,对长沙和湖南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
没有人遗忘她荣光的过去。
长沙,“山、水、洲、城”,是一座经三千年历史地名、城址不变的城市,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长沙国曾是西汉开国七大诸侯国之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成为中国文化人的重要图腾;时称“超一流”的长沙时务学堂左右半部中国近代史;长沙会战是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中日会战,极大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成败。
这座城市孕育和走出了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伟人群体,执时代之牛耳,开风气之先河,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
也没有人忽视她傲娇的今天。
近年来,长沙致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相继出台“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1+4”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等战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岳麓互联网峰会、智能网联汽车抢占制高点。年,长沙GDP总量.51亿元,进入全国14个“万亿俱乐部”之一,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3位、省会城市第6位,经济总量首度居全国第十位,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指数和上市公司总数排名中部省会城市第一,经济活跃度领跑中部。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湘江新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宽带中国”长株潭示范城市群等一系列“国家级名片”相继落地长沙,凸显了长沙在国家经济社会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
连续十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批年“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成功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国际美食之都”、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作为广电、出版、动漫“湘军”的大本营蜚声海内外,坡子街的美食、解放路的酒吧、橘子洲的焰火引人瞩目,这座城市具备了鲜明的“国际范”“幸福感”“宜居度”。
烈士公园。长沙连续九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
新生代英国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帕金认为,一座超级城市的影响力甚至大过国家。今天,城市的光芒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城市的竞争前所未有的跌宕起伏。
每一个志向远大的城市都怀着忧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这种愿景。长沙也不例外。
年,住建部联合多个部委推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新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引发了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而国家层面先后在不同途径确定了8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
搜狐财经在一篇名为《这十年,成功与失败的城市》中,列举了过去十年中国最成功的5座城市,分别是腾飞的合肥、飞跃的郑州、励志的贵阳、梦幻的杭州、图腾的深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普华永道发布《机遇之城》报告,对30座中国城市进行了排名,报告显示:杭州、武汉、南京、成都、厦门已崛起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新势力。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个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排名第六位,长沙位列71位,中国城市第13位,新一线城市中排名武汉、南京、成都之后。
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排名。作为中国第一个举办G20峰会的城市,今天的杭州,已不再是以诗人和画家闻名世界,而是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走在前列。从全国来看,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列北京、上海之后居第3位,估值仅次于北京居第2位。杭州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年1月,中共杭州市委制定了《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意见》,紧接着人大表决通过了《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这在全国都是第一次。
郑州是国家首个“米”字型高铁建设城市,郑州航空港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首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是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年郑州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居全国第7位,跻身全球前50强;旅客吞吐量跃升至全国第13位,客货运规模均超过武汉、长沙,实现中部机场“双第一”。富士康、苹果代工厂、国家专利审协河南中心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国家级功能平台落户郑州,年郑州外贸进出口完成产值.3亿美元,位居中部第一位,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四。
毗邻长沙的武汉,年GDP.34亿元,比长沙多出亿元,稳居中部第一。从“满城挖”到成立全国首个“招才局”、实施“百万人才留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关于“大武汉复兴”的新闻从没停歇。投资亿的国家存储器基地、亿元的京东方等高新产业聚集,武汉“光谷”呈现出“光一样的发展速度”,正在打造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武汉上榜企业数量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对标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的武汉第四镇长江新城,高光地吸引着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