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餐后散步路过种植园,孩子们发现橘子树上结出了小小的果实,有的已经微微泛*,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橘子的话题。
我外公家有一片橘子林,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橘子。
我家也有橘子,吃起来可甜了。
我家只有蔬菜,没有种橘子,但我很喜欢吃橘子。
老师,我也很喜欢吃橘子,啊呜咬一口,有的酸有的甜。
......
在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讨论声中,我们生成了班本课程——“橘子熟了”。本次班本课程活动的核心经验主要围绕3点:
它的主题脉络是:
橘子探秘之旅
橘子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水果之一。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尝一尝等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发现橘子的特征。于是,我们的橘子探秘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识橘玩橘
橘子橘子圆又圆,爱穿一身橙色袄;肚儿肚儿圆鼓鼓,原来里面都是宝;要问里面藏的啥?快快剥开瞧一瞧;弯弯橘瓣小宝宝,好像月牙里面抱。通过橘子儿歌和实物的呈现,孩子们对它的外部特征、内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拿到橘子,孩子们就玩开了,有变毛毛虫的、变小人儿的、变火车的、变小丑的......玩得不亦乐乎。
与橘游戏不止于此:
#开启采摘之旅
经过一星期的“橘子熟了”班本课程活动的开展,家长们纷纷提议趁着周末的空闲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橘子的“家”,去实地了解一下橘子的生长环境。
采摘的乐趣!
“哇!这些橘子好漂亮!”
“像小灯笼一样!”
“这里的橘子真多呀!”
“原来橘子是这样摘的。”
“可真有趣!”
采摘活动
大家都收获满满,孩子们更是带着甜蜜的果实和喜悦的心情,结束本次行走课堂,回归课堂生活。
#橘子写生
为了引导孩子们更细致的了解橘子的内外部特征(如:橘子的表皮并不光滑,仔细看会发现它有颗颗小点点,就连橘子内部它的橘子瓣上也是有白色的茎的。)我们对橘子进行了写生绘画活动。
#剥橘品橘
动手的体验
“你知道橘子怎么剥吗?”
“要先揉一揉吧。”
“找到它的小肚脐…”
“一片一片的撕下来。”
“白的茎要留着!”
......
我们都有一个橘子啦!
给你闻闻什么味儿?
闻起来酸酸的!
真想咬一口。
我会自己剥橘子。
老师,你看我剥的橘子像不像朵花。
剥开的橘子一片一片的像月亮、像小船、像饺子......
数数我的橘子有多少瓣。
我的橘子会变身:小花、笑脸、自行车、拱桥、毛毛虫、蝴蝶、小路......你看出来了吗?
好吃的东西我们还愿意跟好朋友一起分享,这可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哦!
#留住橘子
既然宝贝们都这么喜欢橘子,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留住橘子呢?
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留在画纸上。
我也想把它画下来。
我会画。
我也会画。
......
嗯,这个提议非常棒,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我画我说:
我希望幼儿园的橘子树能结出桔色、红色、粉色的橘子。
天气慢慢变冷了,我要给橘子树穿上一层衣服,让它变得暖和......
橘
#留住橘子
--橘皮能干啥?
橘子固然好吃
可剥下的橘皮能做些什么呢?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