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篇,本文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题目出处
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很沉的担子的农夫相遇了。他们谁也不愿意让谁,因为路太窄了。如果谁先让,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田埂边上站了好多看热闹的人。有的说:"小伙子应该让老大爷",有的说:"担子重的应该让担子轻的",众说纷纭……可俩人谁也不理,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站着。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过了一会,又走来一人。他啥也没说,赤脚走到田埂里,朝着长者说,"来来来,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
一件貌似无解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有时候,只要身份稍微转换一下,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事情就会有所转机。
清代曾国藩把这种人叫做"躬身入局的人",我们则把这种人叫"做事的人"。
"做事的人"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而是在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
希望自己或学生每一次遇到问题,都能做那个赤脚走到水田里接过担子的"躬身入局"者,而不是路边指手画脚七嘴八舌的吃瓜群众。
“躬身入局者,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学情分析
●高一第二学期即将开学,学生将面临新班级新伙伴新挑战,寒假刚过的不舍,新学期的期待和茫然必然都有。
最担心的情况是学生在新班级初期处于“旁观者”的角度观望新同学或新老师,等TA想加入时可能就发现,同学们已经成群结队了,再想“入局”将困难重重。
心理课开篇的“约法三章”,和学生表达:请参与课堂方能有所收获,若是冷眼旁观,一直带着“评判的心态”,必将失望而去。
我希望第一节课的内容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让寒假这过去经验中汲取“高峰体验”等经验作为新伙伴新学期沟通交流的话题铺垫,对新环境的初认识从积极面启动。以及心理课第一节是新学期课堂“设置”的强调和学生对本学期心理课的期许了解。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约法三章放在课堂的开始,有助于下面活动的有序进行。
目
录
击鼓传橘:启动示范
畅所欲言:同伴交流
入局准备:知己知彼
环节1:击鼓传橘
通过一首歌的时间,音乐欢快的即可,大约5分钟,中间随机停5次。请学生快速回答,回答完成给一个小奖励以作鼓励。(买了个可爱的解压玩具,小动物捏捏乐,开学就是要各种买买买……)5个问题的设计为下面“入局”做铺垫。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环节2:畅所欲言
有了前面的活动铺垫,这个环节给予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互动交流。最好设置一个时间表,不然容易忘乎所以,时间不够用,还剩3分钟的时候提醒一下。
环节3:入局指南
“个人签”和上面探讨的“个人设定”有联系。
对于脸盲的我,多学生的名字和脸对应记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打算采取新的策略,通过“个人姓名签”,由学生自己设计,我准备的是空白签和空白筒,等待他们个性化的设计,相信可以加深我的记忆。
同时,想象着上课的随机抽签,有点像抽奖一样的小激动呀。"个人签"与本学期一节自我认识主题课有关。不确定课堂进展,来不及的可延迟一点课外时间。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心理课没有固定的教材或契合度高的现成教学大纲,校本课程的设计就是要在《纲要》基础上,框架的实际需求的联结,因此打算在第一课用几分钟时间收集一下学生需求,有助于课程主题规划符合学情。
想过问卷星,但学生回去不一定都能完成。课堂内完成,小组汇总再班级单位汇总,数据分析时间将变得高效。(问卷还在修改中……)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新制作的成长手册,在上学期使用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使用方式也进行完善,第一堂课说清楚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是课堂规范的强调,对于课堂纪律管理、教室环境维护、咨询预约形式再重申一次。心理课也是有要求的。
最后的最后是下节课预告,有时是意外的惊喜,有时需要学生有所准备。
总结的时候对题目做简单的讲解,以便首尾衔接,表达两层含义,心理课要“躬身入局”,新班级也是如此,大家携手同行。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创作过程:
第一步:是拿了一张A4纸,问自己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可能面临哪些困难,结合上学期期末详细的总结分析。再删减调整。
第二步:找一个模板,开始设计课堂环节。题目是由PPT模板中的一张橘子图,联想到跨年听罗胖的《时间的朋友》里的“躬身入局“的橘树,再找出之前手机中收集的橘子拼盘创作趣味系列图片做点缀。
第三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