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法师讲经圣玄法师讲心经六修
TUhjnbcbe - 2021/4/29 18:34:00
(普陀山普济禅寺大圆通殿观自在菩萨)

(续前)

第二句口诀: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当下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当下就是指现在,其实不然。《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大家总是忘了这句话——“现在心不可得”。当下是什么?当下其实指的就是我们这个历历孤明的心。

禅宗有一句话讲:“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就是说我们遇到任何事情,我们这个心就要保持一个清明的状态,不要被人家牵着跑了。被人家牵着跑了我们就是用眼耳鼻舍身意、用色声香味触法。

在上个世纪,有一位女性知识分子,非常有修养、有风范,可是她却受到了这个迫害、批斗,很多人就去攻击她,甚至给她剃了阴阳头。这个女士她有学佛,但是她就是忍不下这口气,她觉得这样的奇耻大辱,就很想去自杀。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位学佛的大居士,贾题韬居士,给她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七个字:“此时正是修行时”。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我们将修行要落实于当下,遇到境界的时候,才能够勘验我们修行的功夫。我们在念佛堂里修行,不算稀奇;我们在大殿里拜佛不算稀奇;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你想起观音菩萨不算稀奇;我们若能像玄奘大师那样,能够在危险的时候念观音菩萨,那才是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在上个世纪还有一位高僧叫做广钦老和尚,他在山中闭关了13年。回到寺院里,大家都说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啊,在山里吃水果吃了13年。可是广钦老和尚非常的淡然,对这些赞誉毫不在意,每天也不住在房间里,就住在大殿里,在大殿里不倒单,每天晚上在大殿中打坐。可是有一天这个寺院的当家师说,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偷了,大家就纳了闷了,说广钦老和尚他每天都在大殿里打坐,这个功德箱被偷了他也说没看到,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干的。

大家都传开了说,这个人闭关了13年,没有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道他这13年修的是什么,居然回来就撬功德箱,这样说了一个星期。广钦老和尚听了之后也不为所动,每天就在大殿里打坐。过了一个星期当家师就跟大家说,我今天要宣布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功德箱并没有被偷。我们这么做就是想考验一下广钦法师,他到底是不是不为所动,他能够对大家的赞誉不为所动,但是大家都在说他的坏话的时候,他也不站出来辩解,非常的安然,这才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第三句口诀是什么呢?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我们刚才看了《一轮明月》这部电影,知道了弘一大师种种的事迹,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40年代初期的时候,浙江福建一带就逐渐的被日寇所侵略,当时很多人呢就往重庆四川那边跑,很多人就跟弘一大师说:“我们也到那边避难吧?”弘一大师说:“不,我要留在这里。”他要鼓舞我们在这个抗日一线的人,鼓舞大家什么呢?爱国救国,对抗外辱。

他经常写一幅字:“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这就是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他经常吟诵一首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花晚节香。”就是说我虽然老了,但是我晚节犹在,我依然要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佛法的住世,豁出这条命去,要将佛法在我们世间弘扬下去,要将我们中华的血脉延续下去。这是我们第三句口诀。

第四句口诀是什么呢?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寺院里发水果,发一篮子橘子,有发大橘子、有发小橘子。这个时候就会有小和尚去问老和尚说:“师父,我应该挑大橘子呢还是挑小橘子呢?”这老和尚就跟他说:“如果你挑大橘子,你就是贪心,你贪什么?你贪利,你想多吃一点。如果你挑小橘子呢,你也是贪心,你贪什么呢?你贪名,你贪人家夸奖你说把大橘子让给别人,所以说你不是贪名就是贪利。”“那这个时候那我还挑什么呢?我挑不大不小的呗。”这个老和尚说:“迂腐,发给你哪个你就要哪个不就行了嘛,谁让你挑了?”这就是将个人融化于大众,随缘而去。

我们在座有很多人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企业,这个时候我再给大家贡献四句窍诀: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就像我们今天这场法会,如果没有我们千二百人一起,认同我们佛法,认同我们延福寺的弘法事业,我们不会有人来,只有我们大家一起来参与,才能成就我们这一场殊胜的一起学佛共修的这样一个机缘。

我们一起来享受我们的功德,甚至是将我们的功德分享给无量无边的众生,大家共成佛道。阿弥陀佛!(续完)

附:般若心经能破三障(宣化上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三障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烦恼障。一、报障。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怎么叫正报?怎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也就是衣、食、住等。我们人这个正报的身体,有好的,有坏的。有的相貌生来就非常英俊、非常的圆满,人人见着人人就欢喜,人人爱敬。见着这个人哪,人人都欢喜他,看着他有这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样子。什么叫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英文就叫outstanding。这样的人,人人见了都赞叹:“喔!这个人真是有智慧!真是有善根!”这又分出两种。有的人,你看他有智慧,但没有善根,这是什么呢?这种人多数是妖魔*怪来到世界上。什么叫妖魔*怪呀?好像山精,在山里头藏的妖怪,就是那个精灵、魑魅、魍魉等,这些妖怪年头多了,成了老妖精,可以吃人的。后来他也死了,死了来做人,他就比一般人多少聪明一点。但是他做事一点也不聪明,尽做糊涂事。什么坏他做什么,啊!专门不守规矩。哪一种事情是对人最有害处,他大约就做这一种事情,所谓“唯恐天下不乱”,专门扰乱社会的秩序。这一类就是有智慧而无善根的。又有些人在前生尽做好事,但是不研究经典,所以智慧就没有那么多,很愚痴的,这是有善根而无智慧。又有的人,相貌既美满,寿命又长,也富贵,也富有;有的人相貌既丑陋,寿命也不长,很小的岁数就死了,这都是前因后果所现出来的正报。依报,就是我们依以为生的衣、食、住、行。依报也是由前生所种的因来的。你前生种善因,今生果报就好;前生种恶因,今生果报就坏。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种恶因,将来就不会受恶的果报了,这叫报障。二、业障。业就是事业的业,不论出家人、在家人,一定都有一种事业来做。一做事业,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很多困难的事情发生。遇到困难的问题,就会生出烦恼,生出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这就叫业障。三、烦恼障。我们人都有烦恼,这烦恼多数由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多数由贪心生出的,由瞋心生出的,由痴心生出的。你怎么会有烦恼?你有贪心,贪不来,就生出烦恼了。你有脾气,事情不合你的意了,就生出烦恼。你愚痴,不明白了,就生出烦恼。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你有一种慢心,你有一种骄傲心,你看不起人,于是乎就生出一种烦恼。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你有一种疑心,对一切的事情都生出怀疑,一怀疑也就生出烦恼。还为什么生出烦恼?因为你有邪见,见解不正当,所以就有烦恼生出来。如果你有正知正见,你有真正的这个智慧,对一切事情就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始至终都非常的明了;你既然明了,就不会有烦恼。所以烦恼障是由贪、瞋、痴、慢、疑、邪见生出来的。这部《心经》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破除报障、业障、烦恼障。它怎么破除的?因为它有真正的妙智慧,有真正如如不动的真心,所以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我们明白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才会有真正的智慧,有了真正的智慧,就能把三障给破除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师讲经圣玄法师讲心经六修